事奉的原則之三
作者:袁台清 牧師
作工的原則:(亞四:6下)
「不是倚靠勢力,不是倚靠才能,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」。勢力和才能是兩個不同的字,在這裡卻是同義字,重複加強語氣,強調建殿的材料不是靠勢力才能,而是靠神的靈。
從新約觀點來看就是要建造人心裡的靈宮聖殿。林前三:12講到教會建造的材料有金銀寶石,也有草木禾稭。服事主靠勢力、才能,那就是草木禾稭,靠主的靈就是金銀寶石,這些工程材料都要經過火的試驗,若存得住就要得賞賜,若存不住就像一般人到那日要問主說:我們不是作了許多嗎?主卻回答說:我不認識你。人看重工作,主看重工人與祂的關係。因此我們就明白為何在哥林多教會,凡事富足口才知識全備,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,而使徒保羅卻認為他們不是屬靈的教會,因為在他們中間有嫉妒紛爭,分門別類的事,雖然勢力才能都有,但是沒有屬靈的工人,工作就不算數。
1、摩西的例子:
例如摩西一生120歲,可以分為三個40年,有不同的屬靈光景,40歲之前他學了埃及一切學問,說話行事都有才能,他自覺我能作些什麼事,一出來就殺了人。第二個40年在曠野度過,上帝呼召他時,他自覺不能做什麼,第三個40年他發現上帝能做一切的事。摩西晚年作歌:我要宣告耶和華的名,你們要將大德歸於我們的神。這正是一個事奉主的人作工的原則:我不能,神能。不是倚靠勢力,不是倚靠才能,乃是倚靠主的靈方能成事。
2、浸信會的文化:
浸信會教會不單講民主,更是民主中有神治的觀念合在一起,換句話說,基於民主,我們尊重聖靈在個人身上的帶領,這是個人主觀的經歷。但是基於神治,我們就要回歸到聖經的教導中印證真理。聖經好像一把標準尺,量度我們的行事為人,這是唯一的權威。
除了主觀的經歷也需要客觀真理的印證,所以教會的印證是一方面找到聖經根據,一方面看聖靈在眾聖徒心中的感動和帶領,學習倚靠聖靈也在彼此尊重中達到和諧與和睦。倚靠聖靈要學習順服,從聽主的話開始,順服是在禱告中完成,在讀經後實踐,在神面前表達,卻在人際間接受考驗,最後在活出基督上見證福音的大能。
3、動手作工前的提醒:
1、不伸烏撒的手-不按神的吩咐行事(撒下六:6~7)
2、不效亞干的手-不照神的命令行事(書七:1,11)
3、不留亞拿尼亞的手-不聽使徒的教訓行事(徒五:3)
全文完
(Photo by Priscilla)
#信仰生活#事奉